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还有疑虑待解

Connor 欧意全球站 2025-09-24 1 0

文|半糖可乐

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发布关于锡林浩特市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并录入本地DNA数据库的通告,引发网友关注。

通告称,此举是为了推进“Y库”建设;本次血样采集的作用是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办理,并且对于防范老人儿童走失、人员身份信息确认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锡林浩特市之前,多地都曾开展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的工作。

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还有疑虑待解

这一通告引发质疑。首先是来自法律层面的追问,很多人认为警方的举动于法无据。有关部门大规模采集公民的血样信息,需要得到法律的授权,但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血样信息作为生物个体最核心的遗传信息,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如果需要采集,需要“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还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影响最小、范围最小。

再就是,很多人担心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此前很多案件显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不少系内部人员作案,将在履职过程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尽管锡林浩特警方在通报中称“采集过程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居民个人信息及生物样本将依法严格保密,确保信息安全”,但是仍旧很难打消人们的疑虑,让人真正放心。

法律规定,采集人类遗传信息,居民“享有自愿参与和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但是锡林浩特在通报中提到,血样采集“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办理”——有这样一个附加条件,居民有说“不”的权利吗?

当然也有人赞同各地警方建立“Y库”。所谓“Y库”,就是利用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建立数据库。从生物原理上讲,Y染色体来自父系,一个家族中男性家庭成员的Y染色体基本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只要录入家族中一个男性成员,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排查整个家族的男性血亲,可以缩小侦查范围,这是目前用于排查犯罪嫌疑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此次锡林浩特只要求采集男性居民血样的原因。

此前白银连环杀人案、南医大女生被害案等案件能告破,逍遥法外数十年罪犯被抓捕归案,受害人及其家人能讨回公道,“Y库”功不可没。更现实层面的作用是DNA数据库和“打拐”DNA数据库配合,能帮助被拐卖的孩子找回亲生父母。所以一些人认为,为了公共安全,可以让渡一部分个人隐私。

展开全文

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还有疑虑待解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三联生活周刊此前在报道中曾提到,建设“Y库”需要各地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不是采集个血样存起来这么简单。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基层民警“完全了解辖区内的家庭组织网络”,“类似于民族学调查家庭关系的做法”,标准的采集流程是选择一个大家族内关系相对较远的两个分支,各采集一份信息,如果有领养、收养或者基因突变的情况,再单独采集一份信息。

费时费力不落好,建成的数据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挥效力,一些基层民警也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抱怨。

不过,有行业专业人士分析,现在数据库用途相对单一,不能为医学或生物学科研提供帮助,还没有可操作的商业价值,认为公众不用过度担心信息安全。

即便如此,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实用层面,以及考虑到信息泄露的风险,有没有必要大规模采集个人遗传信息,非常值得审视。如果有必要,也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从血样采集到信息保存,每个环节都得受到严格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建立透明度更高的监督机制,实现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权的平衡,杜绝信息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