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青年有什么关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青年发展系列谈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改革引领青年改革为了青年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决定》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锚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决定》的许多内容,都与中国青年息息相关,为动员引领广大青年投身改革提供了清晰遵循和重要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仅见证着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也将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其中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为青年发展创造无限机遇和广阔空间。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每一名有志青年都能在《决定》中找到自己与时代的紧密关联。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时代关切与发展主题,每一代青年都被托付了特定的使命任务,也都获得了相应的机遇和支持。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否把握机遇、挺膺担当,对其个人的前途命运具有重大影响;就党和国家而言,如何以顶层设计为青年搭建舞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样至关重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为青年投身建功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南。《决定》强调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具体目标,这意味着以青年为主力的创新力量将得到更大重视。《决定》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传统行业的年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开辟舞台。《决定》还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青年成长成才打通堵点卡点。
这些方向性、制度性的顶层设计,为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擘画出未来发展的蓝图。与此同时,《决定》也以一系列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改革措施,在事关衣食住行的民生领域为青年提供支持,为解决青年的急难愁盼提供方案。从“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再到“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不难发现,年轻人生活中需要面对、可能担忧的各方面现实问题,《决定》几乎都有所呼应。这些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青年团结奋斗消除后顾之忧、提供坚强助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进到关键节点。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展望未来,完成《决定》改革任务的2029年已然不远,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年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青年还应行动起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青春之笔书写波澜壮阔的改革答卷。
展开全文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可以发现“创新”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之一。《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动力。从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到深圳特区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创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深圳速度”,发扬创新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论。如今,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居第12名,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3万亿元。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时代品格,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活力。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研究表明,重大创新成果产生的年龄峰值位于45岁以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主要成果时的平均年龄为30多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很多颠覆性创新成果都是由年轻人主导完成的。近年来,我国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勇闯技术“无人区”,在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成为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当前,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性的卡点、堵点,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在为青年蓬勃创造力击节赞叹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突破性、颠覆性成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又一个创新点的积累。只有切实呵护创新热情,为创新创造提供稳定环境,才能让创新火花持续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为此,《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布局和措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这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措施,全方位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教育之基。
“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这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全方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成长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保障和激励,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厚植人才沃土。
“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寄予厚望,强调“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新形势,青年人才融入新时代改革大潮,奋力投身科技强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开放成就青年自信拥抱世界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释放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新时代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今日之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度融合,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到如今跨越陆地与海洋的“钢铁驼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一条共享机遇、共创繁荣的和平之路、开放之路。
开放的春风始终与青年同行。受惠于开放政策,中国青年在教育、就业、发展路径等方面获得更丰富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1978年,中国选派出国留学人员仅800余名,而目前有超过130万名留学人员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留学深造,很多青年还通过旅游、考察、国际会议、志愿服务、商务活动等方式“出门看世界”。随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中资企业扬帆出海“走出去”,中国青年获得更多国际化的就业机会。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也出现许多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青年的身影。
这一代青年,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是伴随互联网浪潮成长起来的一代。近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也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年轻人拥有胸怀世界的心态,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将家国情怀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中,为我国提升开放能力和水平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奋力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青春篇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决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从“北上”创业的香港青年到“南下”寻梦的内地英才,他们跨越城市与区域的界限,在大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这不仅为青年选择专业和职业提供参考,也推动青年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成就精彩人生。
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健儿不仅以奋力拼搏展现青春风采,更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看待各国对手和各国文化。通过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青年交流合作平台,中国青年和世界各国青年在心与心对话沟通中增进理解,在手拉手并肩前行中增进信任。针对《决定》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要求,中国青年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努力消除国际舆论场的误解与偏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任务。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从晚清时期懵懂观察世界的“留美幼童”,到新时代“平视世界的一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离不开一批心怀报国理想、秉持开放心态的有志青年。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但是,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青年应充分融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奋斗青春塑造明日中国
明日之中国什么样?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青年奋斗之方向,中国未来之面貌,正变得愈发清晰可见。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决定》为广大青年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拼搏书写青春担当提供了重要遵循,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改革充满机遇,也不乏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当代中国青年施展才干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创造了无比光明的前景。与此同时,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经验可循,亦没有模式可依。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改革深水区绕不开、逃不过,需要年轻人发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青年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时代洪流波澜壮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离不开青年接续奋斗、挺膺担当的精气神。
奋斗之青春,要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无怨无悔地坚守沙漠林海,坚信“只有荒凉沙漠,没有荒凉人生”;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感慨“对一份心中所爱,都能去试一下、拼一把,是这个时代给我们青年的礼物”;扎根乡村田野、工厂车间、社区基层、边关哨所,努力在自己事业的一方天地中实现突破……无数青年以家国为己任,勇于做先锋,不做过客、不当看客,收获的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幸福感,是在磨砺中经风雨、长才干、壮筋骨的宝贵经历。
奋斗之青春,要始终怀有一份心系人民的意识。改革的成效,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的,很多年轻人都能立足自身实际有所作为。比如,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长者食堂、共享书吧、百姓健身房等多元探索中,切实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用“志愿蓝”守护“生态绿”,以青春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大山里的三尺讲台,用教育改变乡村孩子的未来……很多青年用自己的方式扛起责任,在不同岗位上展现奉献担当。
奋斗之青春,要有创新求变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决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青年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比较少,理当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创新的内涵是多元而广阔的,有向科研“无人区”进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创新;有“新农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不断赋能传统产业的应用创新;也有勇敢竞逐新赛道、开拓新思路的商业模式创新。天高地阔,孕育着无限创新活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充满朝气与锐气的青年一代大有可为。
奋斗之青春,要有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宏伟的发展蓝图,需要经由一次次真抓实干才能变成美好现实。对于青年而言,身处的岗位或有不同,领域或有差别,但只要潜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就能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那些以“青春小店”点亮万家灯火的青年创业者,那些“自找苦吃”、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的农大师生,那些传承非遗技艺、坚守工匠精神的年轻手艺人……工作岗位不分高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每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都了不起。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青年还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以奋斗之青春,塑造明日之中国!
素材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
编辑审核|团市委新媒体中心
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邮箱1132807566@qq.com。
(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青年先锋寻访
十堰青年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点留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