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推行受阻,陈云出手稳定局面,毛主席: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手里的钞票一分没花,却从曾经能买一头牛,变成了现在只能买两个鸡蛋。
这就是
通货膨胀
的厉害之处,
它能在无声无息中,把你手里的钱变得一文不值。
1949年5月27日,上海的一些资本家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试图阻止人民币的顺利推行。
在这些资本家的投机炒作下,原本的1块银元能兑换100元人民币,到了6月3日,就涨到了720元,6月4日涨到了1100元。
银元快速升值,人民币迅速贬值。越来越多的商户、老百姓都不愿意使用人民币。手里的人民币只能买到一些小额货物,有的商户甚至还明文规定,拒绝以人民币作为商品标价。
人民币被彻底排除在市场之外。
在此状况下,这些投机倒把的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却苦了踏实本分的老百姓,紧接着,全国的经济形势也受到严重影响。
展开全文
在经济形势如此混乱的形势下,党中央把新中国第一场经济战的指挥权交给了
陈云。
陈云大刀阔斧,让那些资本家自愿将腰包里的钱统统吐了出来,快速统一了财政,人民币得以顺利推行。
毛主席
曾对陈云的这场经济大战做出高度评价:
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拿来借力的,
那么,陈云到底采取了什么办法,打赢了这场经济大战?
不赶紧把钱花了,以后可能连个烧饼都买不住
其实,早在陈云整顿上海经济前,上海就已经经历过一次经济大战了。
一方当然是上海的众多资本家们,而另一方却是手握国民党经济大权的
蒋经国。
蒋经国背后有蒋介石的助力和支持,为何会打不过上海的这些资本家呢?
1948年,那时上海还没解放。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高达245589990亿元。
发行的纸币越多,老百姓手里的钱就越不值钱。相比于1945年,短短3年的时间,
上海的物价涨了492.7万倍。
在通货膨胀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又发行了金融券,不过现状却丝毫没有改变。十万金融券才能买一个烧饼,很多老百姓都表示,如果不赶紧把手里的钱花了,说不定以后连个烧饼都不买住了。
针对这种情况,蒋经国前去上海整顿经济。
他一到上海就发布了
《告上海人民书》,
并提出了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的口号。
一段时间下来,蒋经国确实收获了不少,打倒了一些“老虎”,
曾经的煤炭大王就因此拿出了200多万美元、800多根金条带头去兑换金融券。
还有一些投机倒把的资本家,也在蒋经国的严打下相继入狱。
就在他以为,这场经济大战要打赢了的时候,蒋经国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孔家。
“蒋宋孔陈”
是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孔家作为四大家族成员之一,手握财政大权,主导着经济命脉。
蒋经国在整顿经济的过程中,抓了当时的黑帮头目杜月笙的儿子。对此,老道狡猾的杜月笙并没有提出抗议,但他却向蒋经国表示:“扬子公司的孔令侃比犬子手中掌握着更多物资,政府应该一视同仁,要抓一起抓,这样才能令杜某人心服口服。”
无奈之下,蒋经国只好去了
扬子公司,
抓了
孔令侃。
杜月笙为何会独独提及孔令侃?
其原因就是孔令侃的身份很特殊,
他是孔祥熙的儿子,蒋经国的堂兄。
得知蒋经国抓了孔令侃,还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蒋介石大为恼火,他迅速飞往上海,严厉训斥了蒋经国。
这件事,在蒋介石的强烈干预下,最后不了了之。随之一起的,就是对上海经济整顿的彻底失败。
蒋经国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
国民党内部的腐败,资本家与官员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连蒋介石自己都无法抽离出去。
这样的政府,又谈何经济整顿,谈何带给老百姓好日子呢?
蒋经国办不到的事,为何陈云办到了?
国民政府的腐败直接导致了军事力量的迅速溃败,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虽然上海解放了,但国民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也亟待解决。
据当时的百姓说,国民政府统治期间,
100元法币原先能买两头牛,后来只能买两个鸡蛋,随着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只能买一块煤球,到了1949年的5月份,就只能买到一粒米。
除此之外,面对中共中央下发了以人民币收兑金融券的通知,这些上海资本家们快速在上海掀起了一股银元投机的风潮。
他们故意
抬高银元价值,人民币根本流通不到市场。
面对如此严苛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前往上海,快刀斩乱麻,扭转经济局势。
了解情况后,6月8日,陈云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占领阵地的指示》。
6月10日上午10点,上海市军警去了证券交易所,将银元投机的大本营来了个一窝端。
在这次行动中,
总共抄没黄金3000多两、银元30000多块,抓捕投机资本家及商人200多名。
消息一经传开后,市场上的银元价格迅速暴跌。
陈云趁热打铁,又下达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
一、命令各个交通部门、市政单位,一律收人民币;
二、税收一律收人民币。
三、酌情发布一些实物公债等。
这次与资本家们的“银元之战”,陈云获得了重大胜利。
然而,经济形势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善,从1949年4月开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相继
出现了4次大规模的物价上涨风波。
从10月15日起,到11月13日为止,各地的物价平均上涨指数:北京和上海涨了1.8倍,上海涨了1.5倍,华中、西北地区与上海相近。
仅仅10月一个月,全国物价平均上涨指数高达44.9%。当时,上海和武汉等地主要以
纱布
上涨为主,北京和天津则以
粮食
为主。
陈云立即组织中财委人员召开会议,分析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粮食上涨挑起来的。
11月中旬,物价上涨两倍之多,逐渐趋于稳定时,陈云认为时机到了。他迅速做出举措:
每天必须派一辆列车,从已经完成土地改革的东北解放区调粮食到上海。调来的粮食在北京天坛打席囤存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粮贩子看到,
国家手上有粮食,让这些趁机屯粮,抬高物价的粮贩儿无隙可乘。
然后,陈云又起草了一份针对全国物价上涨的方针措施:
一、即日起,人民银行及其主要分行,除了特殊需要外,其他贷款,一律暂停;
二、各大城市于11月25日开始征收税收;
三、各地国营贸易公司,除了日常销售外,不宜一次性抛售大量物资。
四、在稳定住物价行动中,可适时对那些投机商人以教训的指令:抢购鼎盛时期,我方趁机将一些冷货抛给投机商;等到物价平稳,商人将一些主要物资“吐出来”后,我方趁机将其买进。
陈云迅速将这份文件送到周总理处,请他审阅批示。周总理看后写道:
“如主席没有睡,请立即送阅。如睡,望先发,发后再送阅。”
彼时,毛主席因工作还未曾入睡,看到这份文件后,毛主席立即做出批示:
“即刻发,发后再送刘、朱。”
其中,
“即刻发”
三个字还被毛主席加了着重号。
文件下发后,11月25日,全国各地开始大量抛售粮食和棉布。这时候,投机的商人及资本家认定物价一定会继续上涨,他们不惜花重金,继续吃进。
随后,国营公司在他们的一阵错愣下,开始逐步降价,投机资本家的阴谋不攻自破。
他们开始低价抛售手里的存货,结果市场在国家的帮助下早已趋于饱和,价格越跌越低。
最终,这些想趁此大赚一笔的投机商人因亏损过多,只好宣布破产。
这就是解放初期,国家与投机商人之间著名的
“米棉大战”,
这次物价涨幅最大、波及地区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涨价风潮被顺利平息。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随后,各地又因为水旱灾害出现了缺粮问题。据统计,华东缺粮食11亿斤,华北18亿斤,加起来共29亿斤。
1949年12月12日,陈云对全国范围内要
统一调度粮食
的工作,做出以下部署
从东北调15亿斤,华中调11亿斤,共26亿斤,剩下的3亿斤从四川调运。
对于一些地区领导不服从安排的行为,陈云严厉呵斥,并表示:如果湖南粮食不调出,江西粮食也不调出,影响的是全中国。
谁敢阻止粮食运往灾区,就砍谁的头!
在陈云的正确决策和得力组织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次粮食短缺风潮就被平息下去。
从此之后,资本家及投机商家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操控市场经济,国家也逐渐将市场主导权掌握到了自己手里。
统一财政,人民币顺利推行
打击资本家和稳定物价的策略方针,虽然都取得了全部胜利,但是物价波动的根本原因还是没能解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国家财政赤字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统一国家财政管理。
对此,陈云具体指出,要想统一国家财政,就要做到以下几个统一:
一、统一国家财政收支
二、统一全国贸易、物资调动
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全国财经统一被国家管理后,到1950年4月,全国财政收支很快就趋于平衡,金融方面物价情况也开始好转。
后来,陈云在评价统一财经工作的报告会上表示,我们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
重点只有两个,一是统一,一是调整。
只此两事,天下经济可定矣。
毛泽东更是对陈云此举表示盛赞:
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要知道,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是消灭敌人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人,伤亡13万余人。毛主席曾对这次战役做出评价:
“这次战役后,解放军无论从数量还是装备上,都已经优于国民党反动派了。中国人民从这时开始,能喘口气了。”
毛主席能将这次经济大战的胜利与淮海战役相较,可见其意义的重大。
随后,陈云在经济和物价都稳定的情况下,开始将人民币正式推向市场。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地区首先发行人民币。
1951年11月,中央政务院决定,在新疆发行印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与此同时,将原先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收回。
从此,新中国的货币也得到了统一。
只不过,当时的人民币面值都比较大,在流通时,往往需要以万元为单位,这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1955年3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版新的人民币,将旧的人民币收回。其中,新币包括5种人民币主币和6种辅币,一直延用至今。
犹记得当年中央安排陈云去上海整顿经济时,在召开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上,陈云这样做自我介绍:
“我叫陈云,云朵的云。个子瘦小,身体不好,平均两个月感冒一次。我一来就听说,上海最大的百货是什么永安公司,我原来就像是在大楼前面摆小摊的,现在让我来当大公司的大老板,能不能做好这个老板,完成工作,我全仰仗各位了。”
一番话,既幽默又朴实,说得大家忍俊不禁。
后来,与陈云工作时间久了,大家才发现,他幽默的外表下,还藏着卓越的远见、说一不二的干练、任劳任怨的坚毅。
很多人在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都提到了陈云出色的工作能力。毛泽东听了,没有说话,他沉思了一会儿,拿起手边的笔,写下了一个
“能”
字。
其含义正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评论